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翻譯文 1-2 第二段

任何國家貨幣的價值,隨著不同國家而改變。
由於這些差異之處,一個國家的基本貨幣可以買比其他國家的基本貨幣更多於一個個別的東西。
第一個國家的消費者比第二個國家擁有較高的購買力。
為了幫助比較這些國家,經濟學者使用一個名叫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的工具。
藉由結合每人國內生產毛額和 PPP ,為任何的給予國家,他們達成一個每人國內生產毛額-PPP--對一個國家的一般公民可以在美國買的大貨物和服務的衡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